首 页
新闻动态
NEWS
两会慈善之声 - 残障人士关爱
发布时间:2020-06-03 17:15:40 浏览次数:2332 次

5月21日,2020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各地各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肩负百姓重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来看看今年两会关于公益慈善都有哪些建言献策~


残障人士关爱

邰丽华:应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邰丽华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为了切实保障所有残障儿童及其他特殊需要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建议尽快修订《随班就读办法》,并在新修办法中基于《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保障法》精神扩大政策对象范围。原《随班就读办法》规定的对象主要包括视力、听力和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建议《新办法》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肢体障碍、视障、听障、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及多重障碍儿童,以及其他有专业评估意见确认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同时,完善残疾及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定评估原则和程序,残疾评估鉴定应当依据多学科综合意见,且基于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具评估结论和意见。其次,《新办法》的总体原则应明确残疾儿童及其他特殊需要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明确普通学校作为实施主体是保障和发展残疾及特殊需要儿童接收义务教育的优先形式和主要形式,特殊教育学校应作为保障残障儿童教育权利的补充形式。特殊学校应积极发挥在地专业资源中心的骨干力量,支持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澎湃新闻)

张诚达:深度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运营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泰山碧霞祠住持)
张诚达说,目前残疾人孵化基地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持续性经营能力差、运营模式单一、对公众开放度不高等问题。因此,他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改单一运营模式为复合式生态化运营;二是改内向型运营为开放式运营;三是品牌化运营;四是选址尽量在中心城市的中心区域;五是结合“非遗+就业”模式重点发展传统手艺、文化创意类残疾人创业项目。以此最大化发挥孵化基地的纽带式、窗口式作用,让更多的孵化基地遍地开花,深层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和创业空间。(泰安新闻)

吕世明:加快建立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
我国目前有8500多万残疾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2.5亿,未来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除此以外,孕妇、儿童、大量伤病人员以及社会所有成员都将是无障碍的受益者。

吕世明表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法规制度中对相关实施部门缺乏强制性和有效罚则,导致现实中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此,他建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高度重视,加快建立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制度:

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组建专家团队系统梳理有关标准、法规和其他规范,对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予以专项研究,起草制定全国统一的无障碍认证技术、人员、机构、服务、设施、产品国家或行业标准。

建立分工合理、高效运营的工作机制。起草认证规则,适时出台我国无障碍环境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的实施办法或指导意见,争取建立政府引领、机构参与、利益方认可的无障碍认证长效机制。最后,推广无障碍认证采信应用,将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纳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华夏时报)


来源:中国慈善联合会


版权所有:广东省记福慈善基金会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5368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