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送不卖的“雷锋超市”,免费开放的农家书屋,培养兴趣的“彩虹课堂”……过去十二年来,家住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的杨士泉和他的团队,组织公益慈善活动50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超过10万小时,服务对象8000多人次,累计捐赠600多万元。
十二年如一日
这位获评“中国好人”荣誉称号的河南汉子,被长沙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当代雷锋”。
从“流浪汉”到“中国好人”
1987年,14岁的他只身一人从河南来到长沙,没有手艺,没有工作,只能在街头流浪,有一年春节,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一位普通农民甚至收留他过了十余天。
年少时的苦难经历,受恩于人的温暖记忆,为杨士泉致力于公益事业埋下了种子。在外闯荡的他,做过煤矿工人、学徒、司机、业务员,最后成为一名企业主。
生活好起来之后,杨士泉决定为社会做点事。他计划从2005年开始,拿出200万元资金,坚持做十年公益。
做公益,做什么?杨士泉所在的暮云街道以前属于农村,拆迁重建后逐步纳入城市管理,这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成了杨士泉牵挂的对象。
坚持十二年送温暖
“刚开始就是过年过节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送钱、送物资,形式很简单。当时身边有人不理解,说我这个外地人就是为了出风头。”面对非议和误解,杨士泉坚持心中的那份执念,继续默默地参与公益活动,奉献爱心。2015年,杨士泉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杨士泉的爱心举动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目前已有近2000名志愿者参与到杨士泉的公益事业,其中固定志愿者400多名,小小志愿者(未成年人)170多名。
杨士泉的事迹在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爱心人士逐渐参与到小蜜蜂义工协会的公益事业中来,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样、更有保障。
其实,广东省记福慈善基金会也是这样认为的,慈善活动需要更多的爱心注入。如果你也想要参与慈善,身体力行的加入到慈善事业,那么就快来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