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NEWS
老外约翰救助千名孤残儿童却屡遭质疑。约翰:我伤透了心
发布时间:2017-12-18 14:28:06 浏览次数:1720 次

上世纪90年代,电影《孤儿泪》中孤儿的生活现状,寄养乳母的无私付出,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其中,也包括一位从大洋彼岸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小伙子。他就是美国小花慈善基金会驻中国负责人约翰先生。

上世纪90年代,电影《孤儿泪》中孤儿的生活现状,寄养乳母的无私付出,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其中,也包括一位从大洋彼岸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小伙子。他就是美国小花慈善基金会驻中国负责人约翰先生



在约翰刚开始做慈善救助的时候,因为他的身份还遭到不少质疑,对此约翰也表示当时被误解很伤心。


这个“中国通”资助要求被质疑


2004年4月,“英国关爱儿童基金会”在北京一家酒店举办培训会。得知太原市社会福利院时任院长耿开文也在参加这个会议,约翰特意在会议间隙,找到耿开文先生表达了他想资助该院孤残儿童的心愿。



令耿开文惊讶的是,约翰竟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会讲中国笑话,简直就是一个“中国通”。“当时约翰先生诚恳的态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但他的特殊身份却让我有几分顾虑,只是彼此留了电话。


”两个月后约翰先生便只身一人来到太原跟我详细介绍他的身份以及资助的想法,随后我也专程前往北京约翰先生的工作地进行了考察。



约翰先生的资助形式不仅新颖而且及时,会给太原市社会福利院提供全新的救助和更大的帮助,因此打消了我初时对他身份的顾虑,决定和他合作。”耿开文说。


一碗3元米线“搞定”资助协议


2005年春天,约翰先生代表美国关爱基金会,来太原和耿开文先生商谈关于对孤残儿童救助的合作事宜,聊完后约翰先生连夜就要赶回北京。



去机场的路上耿开文提议带约翰先生吃顿晚饭再走,刚巧路过一家过桥米线店,当时耿开文考虑到时间紧加之福利院费用也紧,他便征得约翰先生的同意后带约翰吃了一碗3元钱的米线。


约翰非但没有嫌简单,反而是被耿开文的务实节俭态度打动,当即便决定与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签订资助协议。也就是从那时起,约翰开始救助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从人力、资金、技术上帮助福利院解决各种困难。


救助千名孤残儿童


一碗米线何以打动约翰?原来,是因为约翰的一次经历。那次,约翰带着40万元想要资助某一县城。



当地政府为了迎接他特意安排陪同人员几十人,并准备了3000元一桌的高档饭菜。他觉得这种铺张浪费的作风很难把他资助的经费真正用到孤儿们的身上,于是放弃了资助。



“当耿先生带我吃了三块钱一碗的米线后,我坚定地认为耿先生一定会把我资助的经费全部用到孤儿们的身上,从而真正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至今,约翰所在的美国小花慈善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先后对太原的上千名孤残儿童实施了救助,其中仅手术治疗的儿童就达数百名。


 

“最美老外”约翰的善心善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美好与温暖,令很多人一生难忘。


热点回放

广东记福慈善基金会诚募会长、副会长

广东记福慈善基金会入会邀请函


版权所有:广东省记福慈善基金会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5368615号